2020年12月17日下午,能动学院第十六届博力学术论坛分论坛第三场学术报告在新能源2栋504顺利举行,院党委副书记靳攀科主持,本次学术讲座邀请到了肖俊兵、彭飞、辛凤三位博士进行主讲。

第一部分,由肖俊兵博士带来了题为“中高温纳米熔盐在太阳能光热储能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

肖博士从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工程实例开始,引出储能是实现太阳能新高质量可控性利用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列出了储能领域面临的焦点难题。接下来肖博士介绍了纳米熔盐的制备和表征,超声剥离作用的效果等,通过一系列热物理性能研究对比详细阐释了相变储能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强,并实验测量了相变储能材料的DSC曲线。最后介绍了纳米熔盐太阳炉的设计,以及太阳炉样机的生产和改进过程。

第二部分,由彭飞博士进行报告,报告内容为: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过程。

彭飞博士以火灾案例为引入,介绍了火灾的孕育和发展过程,热解着火过程和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着火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建造了一个可移动性小型早期特性实验台,对比了拉萨,西宁和合肥三座城市的实验着火时间,并分析了电火花功率对着火时间的影响。

最后,辛凤博士带来了题为“管内螺旋扰动交变流对流传热强化研究”的学术报告。辛凤博士详细介绍了斯特林发动机,往复交变流动换热机理,进行了螺旋波纹管内交变流动与换热强化研究,并分析了相位、介质等对截面速度压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创新点。


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落下帷幕,各位博士向同学们深度讲授了本人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历程,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关于纳米熔盐、可燃物热解和螺旋管传热的相关研究,讲授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友好的学术探讨,浓厚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起了大家的学术热情与科研动力,坚定了科研道路上的方向,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
(文/谢云峰 程明亮 图/于淼 审核/李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