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人物
校友朱定:登上央视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代表”

8月30日,央视一套《我的专业不太冷节目》出现了一位长理人的身影,他是朱定,是欧博96级路桥专业校友,也是修建港珠澳大桥的一名工程师。这期节目中,朱定校友以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课代表的身份出席。

2010年,32岁的朱定来到项目,负责在荒岛上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建造一个沉管预制工厂,完成岛隧工程沉管管节的预制。之后,他又负责参与浮运沉放现场管控和桥面铺装及房建工程管理。经过八年“超级工程”的磨练,他已成为国内桥梁界一名优秀的行家里手。

在他心中,每一座桥都浸润着每一位建设者的文化与情怀,只有历经艰险,攻克艰难,才能坚守住心中的梦想。

朱定校友出生在湖南长沙橘子洲上,在他儿童时期,每到周末父亲就会骑着凤凰二八自行车,带他从橘子洲走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去城里的儿童公园或者爷爷奶奶家,所以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是连接外面世界的一条纽带。而真正让他立志成为一名路桥人的是1991年湘江二桥(银盆岭大桥)的建成。

在他的脑海里,桥都是赵州桥那样拱桥的形式,但湘江二桥是当时我国建成的跨度最大的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完全颠覆了他对桥梁外观的概念。他从心底里,佩服当时造桥的工程师,也从此在他的心底里埋下了想成为一名路桥人的种子。

随着专业方向的确定,加上父母的支持,1996年朱定顺利地考入了欧博官网路桥工程系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2000年毕业前夕,父亲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你应该出去走一走。”于是带着父亲的嘱托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去了广州,真正开始了他的路桥生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0年朱定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在建设前期,他被派到了离珠海30公里远的桂山牛头岛,经过14个月的奋战,他们终于把现代化的沉管预制厂建成了。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要正式开始预制沉管管节,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用工厂法来预制海底隧道的管节。没有教练,也没有老师,他们只能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工法试验,他们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工作,随着第一节管节的顺利预制他们终于朝着伶仃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3年5月2日,首个管节安装沉放,E1管节重达4.4万吨,相当于一艘轻型的航空母舰,因此其施工难度被媒体比作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对接。当时,朱定的工作岗位在西岛岛头,监控管节对接的精度,第一次沉放他们失败了。原因是管节在下放的过程中导致岛头的海流非常紊乱,产生了部分淤泥覆盖到了铺好的碎石基床上面。由于作业空间非常受限,他们只能派潜水员下去进行人工清理,基床清理完以后才进行第二次对接。对接完成,却还是失败了,而这时时间已经过去了50个小时。50个小时不眠不休,这对现场作业团队来说是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

让朱定校友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晚上,西岛岛头在现场值守的朱定校友实在是太困了,就在办公桌上眯了一会儿,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伶仃洋上五月份的天气变幻无常,白天穿短袖,晚上就要穿很厚的冲锋衣。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整个团队红着眼、咬着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次沉放他们通过优化改变了管节着床的方式,它们终于成功了!

当庆功的汽笛响起时,在场的所有人相拥而泣。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那是胜利的喜悦,是成功的泪水。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朱定从来没这样哭过。

2017年5月,6000吨的最终接头稳稳当当地安装在固定位置,它标志着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顺利贯通。33个管节,一个最终接头,6.7公里长,这样一组看似平凡的数字,却是中国外海沉管隧道的一个标志,是中国的工程师们用了八年的时间实现弯道超车,使我们国家从深海沉管隧道技术的小国,一跃成为大国、强国,是中国的工程师们顶起了中国桥梁事业的脊梁!

凝聚着所有参建者智慧和心血的港珠澳大桥,将在未来的120年伫立在伶仃洋上,它将见证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与发展,也将见证祖国的强盛!

朱定校友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桥梁工程师,我们追求的是为这个国家、民族和这个美好的时代,留下彰显自豪的载体。我现在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做一块小小的铺路石,用我的专业技能去建设更多的大桥,让更多的人能走上平坦的大道。同时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加入我们的专业,为祖国的桥梁事业去创造更大的奇迹!”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观看朱定校友完整视频

编辑|娄梦瑶

审核|李伟

联系邮箱:clxiaoyou888@163.com

联系电话:85834718

校友之家公众号
基金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