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长篇小说《生如夏花》:一部重拾信仰的英雄之书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三位作者都是王如痴的家乡人:曾高飞、王志武、贺重阳。他们以他为主人公写了一部重拾热血精神,重新审视历史的英雄之书,为建党百年献礼,这就是《生如夏花》。


 本书于2021年7月出版,编者之一是欧博优秀校友曾高飞先生。作品还原了一位革命烈士32年的短暂生命历程,小说共设20章,情节精彩,引人入胜,雅俗共赏,打动心灵。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本书是如何诞生在绚烂的夏日!



书名是一本书的门面




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说最好的开头是书名。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生如夏花》作为门面的呢?


“王如痴烈士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泰戈尔的经典名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形容和概括王如痴烈士生平最好的一句诗了。受之启发,我把这部小说取名为《生如夏花》——当然,这个书名,也是自己、合作者、以及故乡那帮文朋诗友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此之前,对这本书“门面”的抉择十分困难,例《王如痴传》、《映山红》、《四明山上的红杜鹃》、《四明山上一青松》等。


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中间为方志敏,左边为“独臂将军”刘畴西,右边为“红政委”王如痴)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武装革命时期,那段峥嵘岁月里战争的血雨腥风、红军英雄人物的柔情侠骨,其中不仅讲述了王如痴烈士的一生,还描写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伴随大量精彩却不为认知的故事,瞬间令读者重回那个震撼心弦的年代,拿起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井冈山的群山环抱之中,与革命大部队一起激荡拓步前进着,和革命家的美好精神世界相逢。


革命烈士王如痴的生平故事,如今鲜有人知。作为早期中国红军的重要军事将领,没有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授衔的那一天,但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却镌刻着他的英名和业绩—— 



王如痴,中国红军重要战将,1903年生于湖南祁阳县中和堂(今祁东县太和堂镇向阳村)。1923年秋,考入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今湖南大学),立志工业救国,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夏,投笔从戎,接受北伐战争洗礼。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党组织推荐,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9月,转入苏联莫斯科步兵学校。

 

1928年夏,学成归国,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工作,初任红四军教导大队教员,参加抗击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两次“会剿”作战;12月,调至红五军,任第八大队党代表。1929年初,驻守白银湖桐木岭哨口,保卫井冈山。1930年元月,调任红六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6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任红三军第八师政治委员。1932年8月,调任红十三军政治委员,随后又改任红一军团第31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政治委员。 




从1930年10月至1932年底,在对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的前后四次反“围剿”作战中,表现英勇,战功卓著。1933年4月,调任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任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元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3月,受王明左倾路线排斥,调离红十军,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教育长;6月,被派往赣北,任皖赣独立师师长,配合中央红军开展第五次反“围剿”;10月,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先后任19师参谋长、师长。 


1935年元月,在赣东北怀玉山地区率部与敌人血战,弹尽粮绝,不幸与方志敏、刘畴西等同时被俘;8月6日,与方志敏、刘畴西等于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2岁。


王如痴牺牲后,家乡的父老乡亲并不知道王如痴就是王濬欧,几次打听他的下落,都没有查到。直到1962年,他的哥哥王元润到南昌参观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时,看见他的遗像和简介,才知道自己胞弟的下落。经过祁东县民政局的调查和呈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12月30日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这是一部遗落的英雄志,感谢作者将这段历史重新擦亮,呈现给世人。

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下,在不胜枚举的湘籍开国军事人物群体中,我们得以望见小人物的喜悦;望见不通文墨的士兵学会写书信的时候脸上掩不住的笑容;远方的游子万里辞家,“异域求学”的喜悦哀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浓烈情感……还有,许许多多无名的小人物在那崇山峻岭之间被望见,那是我们的先辈。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蒋介石的四次“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尤其是第四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惟此次挫失惨凄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这一次次胜利,是以革命烈士方志敏、王如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全心全意为革命服务与贡献,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眼泪和汗水。在历次反围剿斗争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2年革命战争中,无数湘籍开国军事人物冲锋陷阵、抛头洒血、建功立业。


革命不成功不讨老婆




当今时代,青年人都在努力奔跑,认真逐梦,希望对民族复兴做出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该如何将梦想与时代结合,在小我小家与家国情怀之间取舍?


其实,这个答案早就有了。一百年前,那群风华正茂,以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为己任的革命青年,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舍小我顾大我的人生抉择,对当代青年仍然具有强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著名烈士王如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为追求革命理想,他拒绝了三段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革命初心,留下了“革命不成功,不讨老婆”的铮铮誓言。


本书是以王如痴烈士的性格成长和革命经历为主线,以他与三个志同道合的革命女青年陈香香、罗凤梅、胡兰英的感情纠葛为次线,艺术地再现了王如痴烈士夏花一样短暂绚烂的一生,真实地表现了在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那一代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结语

过这部著作,我们会感到欣慰、流泪、喜悦,也会更加感恩这个时代,感恩那些“开路英雄”,是他们给了我们源源不断、奋勇前行的力量,是他们让革命后辈充分享受到如今和平发展的成果。


当我们传递着这样一种正能量,从作者的文字里读到坚持、读到耐心、读到感动,便能给人以继续前行的信念与力量。


作者出于对王如痴烈士的敬仰和为建党百年做贡献的时代使命感,为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文字记忆,也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感受悲喜。烈士的故乡盛产黄花菜,遍地黄花分外香,在绿色的田野里,那一排排在阳光下反射出的金色的丰收景象里,蕴藏着最真挚的希望。


我们在一起,生如夏花,就像湘江水融入洞庭湖,就像洞庭湖汇聚于长江。因为我们明白,惟有不忘前辈,才有后人的光明前程;惟有牢记革命先贤,才能照亮国家的未来。


作者简介



曾高飞 ,1974年生,湖南衡阳祁东人,欧博官网9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风华文学社创始人,曾任风华文学社社长、校记者团团长等。

现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欧博官网硕士生导师、资深媒体人、策划人、新媒体运营专家、著名财经作家、文学家,共发表文学、新闻和财经作品6000多篇,出版长篇小说《生如夏花》《红尘欲望》《手机江湖》、小说集《感情通缉令》、财经作品《决胜话语权》《产经风云》等十多种书籍,参与编剧电影《东方红一号》《山海经之九尾狐》、电视剧《一江明月碧琉璃》等。

信奉“躺着思考,坐着写作,站着做人,跑着逐梦”,坚持“左手财经,右手文学,用作品说话”。

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流浪》,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似水流年,家乡味道》以及系列长篇小说《我们的70年代》第一部《挣扎的成长》、第二部《青春花开》等。





来源|高飞锐思想新湖南客户端 长沙晚报

编辑|贲雅婷

审核|王任飞

联系邮箱|xiaoyou@csust.edu.cn

联系电话|85834718


校友之家公众号
基金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