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官网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ABG欧博>>理论智库>>正文

湖南日报:熊鹰:释放“夜经济”活力 助推城市品质提升

2020年06月23日 15:48 来源:湖南日报

夜经济是市民消费新蓝海,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来产业转型发展机遇,是城市经济、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许多城市的夜经济还很年轻,其发展存在市场业态单一、文化特色不足、配套设施不全、整体规划缺乏、红利尚未完全释放等问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充分释放夜经济活力、助推城市品质提升?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让夜经济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应强化理念共识,坚持顶层设计先行,为城市夜经济发展制定总纲领和总要求、相关意见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合理规划夜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中植入更多夜经济元素;加快对城市现有规划管理体系的梳理和调整,为发展包容、多元、融洽的夜经济,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夯实基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强化措施落地,使夜经济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聚焦民生发展,以夜经济满足城市生活新需求。繁荣发展夜经济,应始终聚焦民生需求,聚焦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激发消费潜力,努力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丰富、健康、安全、高质量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在发展好小吃街、大排档等传统夜间经济的同时,应洞察并满足消费者在文化、旅游、文娱、创意、会展、体育、康养等方面的新需求。比如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体育健康方面的需求显著加大——微信发布的《2020五一夜经济数据》显示,运动健身类消费环比增长了三倍,相关产业应抓住发展契机。

统筹战与发展,让夜经济成为城市复工复产达产新动力。夜经济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载体,应从供给端发力,创新夜间经济业态、服务与产品,实现错位、特色化发展,满足并引导各类消费群体需求;做好市场细分和定位,激发各类夜间市场主体的韧劲,优先发展业态互补、经营相适的产业,充分释放夜经济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落实经营者健康状况监管、有序放开外摆位限制、加强夜间交通配套、增设夜间临时停车场等举措,为城市复工复产达产注入新动力。

注重地域文化,以夜经济打造城市新名片。加快夜经济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化、差异化、特质化发展战略,推动地域传统文化、居民文化与夜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融合,打造城市新名片。全省各地应充分发挥自身地域文化特色与优势,加强民俗传承,着力培养扶持夜生活文化创意人才,拓展锦绣潇湘夜间经济文化深度,打造文化惠民新品牌。发展夜经济不仅要谋求区域联动全面开花,也要注重打造小而特品牌项目,做大夜间消费菜单,避免千城一面

强化科技创新,以夜经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应更多依靠现代科技,推动夜经济创新场景、内容、功能、业态,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比如发力线上夜经济可减少群聚式消费,又契合现代消费习惯;以5G、智能终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可营造富有多重感官体验的交互式夜经济空间;将线上直播和打卡城市网红地等活动相结合,可实现科学精准营销;推出城市夜游数字地图、通过各类媒体平台不定期发布城市夜游资讯,有助于城市夜经济品牌宣传推广。

健全体制机制,以夜经济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开放包容原则,建立健全发展夜经济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活跃有序的夜间经济环境。出台夜经济支持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维护良好经营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多部门联合管理,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对夜间经济市场特色产业进行奖励和补助;加大执法保护力度,营造良好有序的消费环境、营商环境,不断打造夜经济升级版

(作者  熊鹰  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欧博官网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20200623日理论智库版

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6/23/content_1459923.htm?div=-1

 

上一条:思想纵横: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 下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