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系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本科课程在线教学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
文新系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0年5月12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新系认真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肺炎防疫期间(1-12周)
本科在线课程教学工作
我系疫情防控期间,本科在线教学经过开学第1周(2 月17日-21 日)的试运行,从第2周至今,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整体情况良好:在线教学工作管理启动快,两个专业的在线教学组织有序,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共开出96门次、149个课堂头的在线课程,学生整体评价良好。
一、 在线教学管理情况
(一)动员早,启动快。2月 15 日,系发布了《文学与新闻学系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了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及毕业班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方案内容切实、具有可行性。
(二)分阶段,覆盖广。为了继续推进在线课程的教学工作,系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系教指委在第6周继续安排督课查课工作,党政领导参与督课,覆盖面涉及全系课程。衔接有序、安排全面。
(三)教研活动不间断,针对性强。中文、新闻两个专业集中开展在线教研活动各3次,任课教师相互交流在线课程教学心得,取长补短,积极实践,促进作用极为显著。期间共推送在线课程先进事迹4篇,获得良好反响。
(四)报送信息及时,较准确。中文、新闻专业认真组织教师填写每周的《在线教学课程信息汇总表》送教务办并上报学校评估中心,无一延迟。
(五)学生积极参与校问卷调查。学工方面认真贯彻校、系两级相关工作精神,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第5周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全系77%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的问卷调查,参与率居全校前列。
二、 在线教学质量基本情况
(一)网络教学课程激活率居高。全系43名教师共开出在线课程96门(不包括实践环节课程,比如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来自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表明:试运行的第1周,课程激活门数 55 门,到第10周为93门,课程激活率一直排在全校前6位。
(二)学生学习访问量平稳。据不完全统计,网教平台与其它教学平台统计的学生累计在线访问数,试运行第1周(截止到2月21日)为15139 次,第10周(截止到4月26日)为205420 次。就实际情况而言,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每周访问多个教学平台,学校每周的汇总只是一个基本数据,据此可以判断,全系学生的在线课程学习情况为每周每人不少于 25次的课程学习访问量。
(三)在线教学方式多样。教师采用腾讯课堂、QQ直播、学习通、慕课、QQ学习群等多个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每门课程大多采用两种及其以上的教学平台开展。不少教师重视学生互动,教学环节有精心设计。
(四)教学效果良好。系在线教学督导组9人共查课、听课131门,优良率95.24%,其中通过直播课程听课40节,优秀率87.5%,良好率12.5%。系教指委成员7人通过直播课程听课32门,优秀率84% ,良好率16%。
三、 在线教学工作优秀案例
华德柱老师作为“《红楼梦》导读”、“大学应用语文”两门校级慕课建设的完成者,信息化教学技术驾轻就熟,他极为重视师生均具获得感的互动教学。“中国古代文学(四)”教学内容娴熟,举重若轻,循循善诱,教学与育人相结合,教学效果好。
郑劭荣老师“中国经典古籍研读”教学重点突出,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小窗出镜,亲切自然。
耿蕊老师的“新闻伦理与法规”、“跨文化传播”课程精选慕课资源,紧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两门课程生均上交大作业4次,并有批改、讲解。
黄宇老师“现当代文学(二)”,特别注重课前准备、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衔接,综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QQ群、腾讯课堂和学习通多个平台进行教学。课堂讨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陈睿老师的“初级新闻采写”精选教学讨论材料,提问紧扣教学重点,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训结合 ,教学效果好。
曾志华老师 的实验课程“云岭传媒工作坊实验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验效果好。
李彤老师在进行“写作学基础(二)”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她利用手机程序以读带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做到以教改促教研。
肖雨璇老师主动为自己的在线课程教学“充电”,在假期参加湖大在线课程培训,并率先运用到的本期“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的教学中。她恰当使用腾讯课堂、QQ视频、B站等平台,重视与学生的互动。
谢卓婷老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赏析”教学内容图文结合好,信息量大,深入浅出,在校选课中学生的到课率居高。
冯利华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PPT内容提炼精当,版式清晰,作为校选课,对内容的难易度把握较好。
叶昭源老师是本学期新闻专业的新进博士。在“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师生准备充分,学生课堂汇报精彩,教师点评到位,教学氛围轻松和谐。
易彬老师、赵继光老师、魏桃初老师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本期在校网教平台共添加教学资源条数过百条。
除学习通、QQ群等平台的作业提交次数未作全面统计以外,通过校网教平台提交作业的课程,生均提交7次大作业以上的有安建文老师、邱震强老师、黄琳达老师等。
通过校网教平台讨论区与学生进行交流,发文总数过百条的老师有周雷老师、颜建华老师、王彩霞老师、陈睿老师、陈璐老师等。
四、 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教学内容“满堂灌”的现象尚存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小班课应多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创新,大班课程适当前移学习内容,课堂精讲,课后跟踪评价。
(二)课件设计元素欠丰富。建议培训指导与教师自学相结合,全系在合适的时候可组织课件设计系列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PPT制作水平。
(三)有的课程缺少过程性评价。建议一门课程至少设计1-2次大作业,且及时批阅与评价。
(四)学生课堂出勤率整体低于平时线下课堂教学。学生可能因为网络故障导致不能按时上线学习,但任课教师宜加强在线课堂的纪律管理,或通过课程跟踪性评价实施全程管理。
(五)个别老师因疏于管理,使得其指导的学生未能按计划完成相应阶段的写作任务。建议抓紧时间,严格要求,以利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后期任务。
(六)如因实验条件限制尚未开展实验教学的课程,拟做好线下课堂的衔接方案,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完成教学任务。
报:院领导
送:中文、新闻系及教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