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ABG欧博 > 学科学术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新闻火炬,薪火相传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5日 来源: 作者:

 

 

欧博知名校友陈安庆教授受邀为2021级新传研究生指导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新闻具文本之美,头脑之利,乃社会利器。为提高2021级专业研究生的业务水平,1123日-24日上午八点,新传专业校外硕士导师陈安庆教授受邀于欧博金盆岭校区开展专题讲座,评析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辅导新闻写作。讲座由文新学院副院长、新闻传播专硕授权点负责人耿蕊教授主持。

 

陈安庆,欧博官网知名校友,客座教授、新闻传播专硕校外导师,扎根业界十八年,有九家国内主流媒体任职经历,曾担任过新华社资深记者、新华网湖南频道副总编、银川晚报副总编等,创办国内知名传媒智库——南方传媒书院,从事中国新闻奖作品评析专项研究多年,指导的几十位业界青年记者先后获得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北京、广东、湖南等10省新闻一等奖是实打实的“新闻业务高手”,新闻奖专项研究资深人士。

 

陈安庆介绍,1990年评选伊始,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在文字作品类、广播电视作品类、网络作品类、综合项目类、媒体融合作品类共评选不超过350件新闻作品。虽然评奖类型不断拓展,但核心细则仍然是践行“四向四做”,增强四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陈安庆认为,在进行作品点评时,少用空话,老话,多用鲜活的时代语言。对于青年记者和新闻学子而言,中国新闻奖作品无疑是最好的蓝本。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共通点,能够把握时代主题,能够聚焦社会热点,能够温暖人心,能采用多种报道方式。写好此类作品也要培养过硬武功,知己知彼,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提高稿件表达力。

4.4秒,生死一瞬……”陈安庆以获奖文字消息《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为例,逐段精讲,评述了导语写作,板块设置,文字技法,指出文章要实现“凤头猪肚豹尾”的特色,兼顾事理与人情,层层深入,扎根人物。

 

陈安庆又以《别了,白家庄矿》总结通讯写作,宏观上,把握好新闻策划,以小见大,大中取小,提高新闻竞争力,微观上,细节勾勒带动读者共情,场景描写营造镜头感,注重直接引语、群众语言的使用,培养生活感。

 

在最后一类文字新闻—文字评论的讲解中,以《漠视生命是最可怕的沉沦》为引,他指出评论类文字不仅要有真知灼见,更要联系事实,抓住读者。

 

与时俱进,聚焦融媒体作品。针对融媒体如何做出爆款?陈安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进行话语体系的转变;走网上群众路线;敢于培育网红,树立典型。融媒体作品需要增强与用户的黏连度,抓住恰当时机,采用创新内容,轻量形式,大门户渠道进行传播,无论形式如何变换,根本还是要抓住人心。

 

最后,陈安庆从媒体人角度出发,帮助同学们明晰职业规划,勉励同学们“把剑磨好再下山”,未来争做职业媒体人,努力出精品。

 

(文/段饶宇、葛莹霜/罗臣 审/耿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