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8点,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易彬教授做客长理,在七教306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接受与传播”的主题讲座。易彬从“中国文学在荷兰”和“中国文学文献搜集的难度和新成果”两个部分进行研究成果的分享。欧博官网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雨佳副院长、黄莹老师、向阿红老师、王勉老师及六十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从自己在荷兰访学的亲身经历出发,易彬为我们从出身、年龄、职业、研究成果等方面一一介绍了他访问过的汉乐逸、柯雷、贺麦晓、林恪等八位著名荷兰汉学家。同时,易彬主要以鲁迅的作品为例,兼谈了其他重要中国现当代其他重要作家如老舍、苏童的荷译现象,介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荷兰的接受与传播现状。他认为,鲁迅的荷兰语轨迹有助于显示战后荷兰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演变,而中国文学在西方的反响总体比较平淡。
易彬引用了汉学家林恪的观点“中西文学的差异主要还是文学传统不同”,认为世界文化秩序在不断演变之中,“为什么一定要求中国文学适应西方的文学口味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在场师生关于文化自信的深刻思考。
在讲座等第二部分“中国文学文献搜集的难度和新成果”中,易彬以《四世同堂》为例,论证“域外文献的搜集,有线索但难以查实的情形并不在少数”这一观点,并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延伸,如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的概念、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被中断的连载与新中国作家的修改现象。
易彬还对来华人士的相关文献作了举例,如外籍教师燕卜荪和温德,认为西南联大相关的域外文献还有较大发掘空间。域外文献的研究存在明显语种限制现象,但鲁迅作品在荷兰接受与传播的资料对此作出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一些独特的域外文献对中国作家及其写作的研究,可能也会有独特的推进作用,易彬结合鲁迅翻译荷兰文学作品《小约翰》的相关史实以及荷兰汉学家对此的阐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揭示了鲁迅研究的一些新的内涵。
在讲座的最后,关于如何做好学术研究,易彬认为,学术研究需要一定的线索与机缘,在研究的过程中,线索会不断扩大。他反观自己的相关研究工作,认为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鼓励大家在做研究时多多搜集。
同学们对本次论坛反响热烈,表示获益颇丰。(文/汤雅雯 图/孙茉颖 审核/刘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