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重大工程中的关键力学问题,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强化力学与土木、交通等优势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力学基础学科的发展,7月25日,“重大工程力学挑战研讨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特邀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中南大学副校长蒋丽忠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赫晓东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易仕和教授等18位在国内力学等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欧博官网党委副书记刘建民教授主持,副校长钱国平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何忠明教授、实验室教师代表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欧博官网副校长钱国平致辞,对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欧博官网办学历史与优势,以及欧博力学学科发展方向和特色。钱国平强调了力学对欧博交通、土木等优势学科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期盼与会专家学者为欧博力学与工程学科的融合发展传经送宝、指引方向,通过此次研讨会更好地促进力学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国家战略和湖南经济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会共设有十一个大会报告,精彩纷呈。报告分别由中南大学副校长蒋丽忠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振环教授、武汉大学胡衡教授和湖南大学侯淑娟教授主持。
湖南大学陈政清院士作了题为“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探讨”的报告,分析了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需求。陈政清院士例举了未来五十年我国基础建设的新任务及在未来基础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如绿色低碳、智能建造和智能管养等,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他指出未来基础建设会面临新的力学问题与挑战,如风致振动、风-车-桥路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赫晓东教授聚焦于航空和水下新型武器设备中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问题,作了题为“先进跨尺度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力学及制造”的报告,介绍了碳纳米管基和石墨烯基跨尺度增强体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并通过设计不同结构解决了流-固-声多场耦合等力学设计难题。
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针对超大型航天器关键动力学与控制难题,作了题为“超大航天器设计中的极端力学问题”的报告,介绍了航天结构设计中的张拉整体结构、辛几何方法在超大航天器结构装卸整体力学模型的应用以及辛几何方法在复杂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国防科技大学易仕和教授聚焦高超音速导弹和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和光学关键问题,作了题为“高超声速极端流体力学若干探索”的报告,介绍了高超声速流场成像技术、静音风洞技术、飞行器湍流的可视化技术与高速成像制导气动光学技术,以及团队在降热、减阻、红外隐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南大学李夕兵教授针对深部矿物开采中的岩石动力学问题,作了题为“深部岩石力学实践与创新”的报告,介绍了深部岩石力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岩石动静组合加载实验方法和地应力测试设备研发等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张伟伟教授聚集数据驱动在力学工业软件中的应用,作了题为“数据和知识驱动的智能流体力学工业软件展望”的报告,阐述了智能流体力学软件的发展目标,并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推进方案以及在智能流体力学软件方面的探索与示范。
实验室李兆超教授聚焦多场耦合理论及技术在工程结构损伤断裂的检测与修复方面的应用,作了题为“工程结构监测检测与无损修复”的报告,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结构健康和修复,以及工程结构智能检测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黄敏生教授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在极端高温服役环境中的关键力学问题,作了题为“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变形行为的多尺度分析与本构建模”的报告,介绍了离散位错动力学先进算法框架以及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变形的位错演化机理和晶体塑性本构。
中科院力学所魏宇杰教授作了题为“高速列车载荷谱特性与智能预测”的报告,阐述了基于高性能计算的高速列车数值模拟软件开发,以及该软件在列车的运行安全性、结构可靠性和关键结构载荷谱特性等方面的智能化预测。
湖南大学周加喜教授作了题为“准零刚度减振方法及应用”的报告,聚焦工程结构与装备中的减振隔振问题,介绍了新型准零刚度隔振方法、阻振和吸振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国防科技大学罗振兵教授作了题为“新型合成射流技术及其主动流动控制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新型合成射流技术(中国技术)中的合成双射流方案和主动流动控制飞行器(中国方案)。
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将极大地推动实验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学术交流和报告分享,实验室得以了解力学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前沿,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同时,与其他高校的教授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促进了协作与合作,为实验室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实验室建设必将迎来新的突破和进步,为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文/彭旭龙、陈央、孙栋良、周思阳 图/审/韩艳、刘晓宁、邓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