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区域供冷供热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优势,可以给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及空调用冷水生产及销售量的集中控制而带来规模效益,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己成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管网布局优化方面,1985年,蔡启林利用破圈法对热网平面布置优化进行了研究,在含多圈连通管网结构图中去掉权值大的链支,生成了最小树,这种最小树方法适用于枝状热力管网的优化布置。1988年,马继勇对热网平面布置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理想的枝状热网平面布置的优化方法,一种是全部树的方法,另一种是权生成树方法。1998年,石兆玉以改进了的遗传算法为基础,结合多中位原理对多变量、多约束条件的多热源供热系统的优化选址和优化运行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多热源选址的全局最优解。2003年,李世武和苏莫明应用图论学中求解最小树的算法思想,通过预先确定流量与经济管径的函数,采用热经济孤立化优化方法,提出了热水管网系统布局与结构优化的设计方法,解决了管网系统技术性、节能性和经济性之间的综合和系统布局结构优化与参数优化之间的耦合问题,使所设计的管网运行能耗与初投资综合最小。2004年,李祥立等以某小区为例,对枝状热网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计算分析若干热网布置形式的经济性,得出最优管网布置方案,并研究了改变热源位置对管网布置的影响,得出了热网布置应遵循的原则。2009年,Dobersek和Goricanec以投资运行费用为目标函数,用非线性的单纯形法对供热管网进行了最优树的路径及管径的优化,并以一个管网优化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2011年,姚莎运用图论理论对管网布置进行了研究,基于最小权值的思想,以投资最小为目标,运用图论理论中最小生成树算法中的弗劳德算法,采用 MATLAB 语言编写通用程序, 实现了热网布线的全局优化,很好的解决了设计中管网布线的问题。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减少管网布置过程中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管径的优化是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核心。在常规的管网设计中,各管段的管径是根据管网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和推荐比摩阻来选定。整个管网管径的选择通常以管网的经济性评价来确定的,其经济性评价包含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而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是两个相互制约的指标。管网的管径愈小,则输送阻力愈大,动力消耗的运行费用就愈大;反之,管径愈大,输送阻力愈小,动力消耗的运行费用愈小,但管网投资就愈大。管网管径优化设计就应综合考虑投资和运行费用这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在管网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应设计出每段最优管径,即最经济管径,使管网投资和运行费用之总和达到最小。国内外对管径的优化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的研究算法如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1999年,Cunha等使用模拟退火算法解决环状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管径采用离散形式,水力模型求解采用牛顿法,通过两个标准算例的检验,证明了模拟退火算法在管网优化中的可行性。在供冷/热管网优化中,2003年,黄善波以管径和保温层厚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热力管线优化设计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应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速度较快,对初始点依赖性不强,计算结果合理。2011年,豆中州根据基本回路分析法对供热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各个管段的流量和压降,然后建立了供热管网的年折算费用为优化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模型,优化目标函数的决策变量为管网各管段离散的标准公称直径,并考虑了和实际工程相对应的水力约束条件,最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优化的管网各管段管径。1987年,Goldberg等最早把遗传算法引入管网优化设计领域,阐述了遗传算法用于管网优化设计的一般数学模型和求解过程。此后,研究者在管网优化设计中广泛地采用遗传算法。在热力管网优化中, 2010年,Li Xiang-li以管网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管径编码采用整数编码规则,采用遗传算法对大连星海湾商业区域的海水源热泵DHC系统的管网管径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推荐比摩阻法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年折算费用节省了8.54%。
综合以上文献资料,管网布局优化和管径优化在管网系统优化成为了研究热点,理论成果不少,但是市场还没有出现成熟的一套软件来实现管网布局优化和管径优化。为暖通空调设计者提供一个较为成熟的软件,减轻设计者的设计计算工作量,针对一个区域供冷供热项目能够提供一个最佳布局和其最优管径组合使得管网系统经济性最佳,这是本项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启林,王兆霖,陈兆祥,等.供热网平面布 置的优选[J].区域供热,1985(04):28-44.
[2] 马继勇.区域供热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88:5-13.
[3] 石兆玉,李惠军.遗传算法在供热系统多热源优化选址中的应用 [J].区域供热,1998(02):11-14.
[4] 李世武,苏莫明. 热水管网布置的优化设计方法[J]. 煤气与热力,2003,23(5):271-275.
[5] 刘孟军,李祥立,邹平华.枝状热网优化布置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4,24(12):685-689.
[6] D.Dobersek, D.Goricanec. Optimisation of tree path pipe network with nonlinear optimisation method[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9,(29):1584-1591.
[7] 姚莎.基于经济计算的供暖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1:4-11.
[8] Apple L.S. Chan , Vic I. Hanby , T.T. Chow. Optimization of distribution piping network in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with local search[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07,(48):2622–2629.
[9] Jarmo Soderman. Optimisation of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district cooling networks in urban regions[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7,(27):2665-2676.
[10] 冯小平, 邓 波, 龙惟定. 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的区域供冷系统管网的布置优化[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40(1):142-146.
[11] 蔡龙俊,胡立蛟. 区域供冷热系统的优化设计[J]. 暖通空调,2008,38(1):88-90.
[12] 黄善波,, 杨德伟, 雷文贤. 模拟退火算法在热力管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 煤气与热力, 2003,23(5): 293-295.
[13] 豆中州. 集中供热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13-19.
[14] 李祥立, 邹平华.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供热管网优化设计[J]. 暖通空调, 2005, 35(4):77-81.
[15] 吴飞. 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方法分析与改进(硕士学位论文)[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15-21.
[16] Li Xiang-li, Duanmu Lin, Shu Hai-wen. Optimal design of district heating and cooling pipe network of seawater-source heat pump[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0, 42:100-104.
[17] 潘永昌. 改进蚁群算法和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在给水管网优化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13-20.
[18] 孙明月,许文斌,邹彬,等. 基于整数编码粒子群算法的树状供水管网优化[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 23(6):168-171.
[19] 秦绪忠,江亿. 基于遗传算法的环形供热网可及性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9(6):90-94.
[20] 秦绪忠,江亿. 多热源并网供热的水力优化调度研究[J]. 暖通空调,2001,31(1):11-16.
[21] 薛宏文,张帆. 供热运行中参数调节的优化[J]. 暖通空调, 2001,31(2):86-88.
[22] 王晓霞,邹平华,周志刚. 复杂空间热网的拓扑结构及水力过程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563-570.
[23] 周守军等.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运行优化及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38(4): 628-635.
[24] 周守军.基于管网动态模型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参数预测及运行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济南:山东大学,2012:119-147.
[25] 刘金平,杜艳国,陈志勤. 区域供冷系统中冷冻水输送管线的优化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2(10):28-31.
[26] 闫军威,刘飞龙,朱冬生. 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质调节的节能分析[J].建筑科学, 2007,23(12):28-34.
[27] 张海涛,赵建成. 基于外融冰冰蓄冷的区域供冷优化运行研究[J]. 山西建筑, 2011,37(15):1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