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苗家插绣的发展历程,深入体会其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8月24日上午,经管学院苗家插绣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邵阳参观邵阳市博物馆。
如今,绥宁苗族插绣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插绣主要流传于以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寨市苗族乡为中心的苗族聚居区。它起源于古代苗人的雕题文身和“好五色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邵阳市博物馆三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中,苗家插绣赫然在列。远看插绣图案栩栩如生,近看绣艺极其精细。在苗家插绣展区,第一眼入目的则是苗家插绣传承人阳俐春的作品《富贵相伴》。 牡丹花富贵艳丽,蝴蝶翩翩起舞,喜鹊儿上枝欢鸣,绣工精细的美丽图腾寄寓了富贵永相伴的美好愿望。艺术品色彩艳丽,喜鹊牡丹寓意着富贵吉祥。近距离细细欣赏,看不出一丝一毫的针线痕迹,针眼无迹可寻。七色丝线穿刺交叉,构成了一幅立体真实的绣作。队员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其它流派的绣法工艺,苗家插绣独具特色灵气逼人,美好的千年工艺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
后期,团队将继续深入了解苗家插绣,希望通过对苗家插绣文化进行深挖,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的同时,为苗族插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图文/苗家插绣暑期社会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