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应欧博官网化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邀请,中国极地环境监测专家、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明红博士一行来欧博访问交流,并在云塘校区工三A320蔡明红研究员作了题为“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技术、全球传输过程及其归趋”的专题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化学学院副院长曹忠教授主持,化学学院环境、化学、化工及其他相关专业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百余人参加,座无虚席。
蔡明红研究员分四个方面介绍了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监测技术及其在极地水环境、大气环境监测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内容为传统/标准固相萃取分析技术、大体积固相萃取技术高通量有机分析检测技术(Hi-Throat/Hi-volume SPE技术)、典型目标分析物分析和Hi-throat/Hi-volume SPE技术在极地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对POPs全球传输机理的挑战等。蔡明红首先介绍了大体积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缺点如有难以脱附、重现性差和回收率低等。未解决这些问题,蔡博士团队经过多年潜心钻研,提出大体积固相萃取技术高通量有机分析检测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此后多项极地环境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ES&T、JGR-Atmospheres、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Top期刊上。基于此项技术,蔡博士还针对传统的POPs全球传输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污染物洋流传输过程当中的海气交换和蚂蚱跳效应提出了质疑,反驳了西方认为中国通过洋流输出污染物的观点,结果恰恰相反,污染物通过洋流传输被输送到了中国沿海。
此外,2020年该项技术成功应用在城市自来水中79种SVOCs监测工作当中,成果发表在Chemosphere期刊上;同年,城市大气PAHs研究成果发表于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上,说明极地极寒条件以外的痕量和超痕量污染物环境监测同样适用这项技术。蔡明红用222种农药高通量分析的标准谱图为例,展示了这项技术对典型目标分析物检测的独特优越性,他表示,这项工作不仅体现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展现了科研人的奉献精神,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顿时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蔡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雪龙2号大气固相萃取采样器和十余次考察南北极地过程中的图片,还挑选了几张具有特别意义的图片,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有艰辛,有困难,有欢乐,有幸福,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蔡明红表示,中国在极地不断扩大研究范围,不停地盖房子,升级装备,彰显出中国日益强盛的国力和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坚定决心。
最后,蔡明红和大家就本次讲座内容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并用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风趣的语言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让在座的师生受益良多。
报告人简介:蔡明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极地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及其相关研究。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环境有机化合物的全球迁移、 转化及其归趋。2003 年曾获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SCAR)设西班牙皇储 Asturias 奖。2004 年 8月-2006 年7月作为青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南极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南极局开展极地科学研究; 2013 年9月--2014 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萨省大学毒理中心开展新型环境有机化合物研究。共参加 11 次国内外的南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有着丰富的科研工作背景和野外实践经验;至今已发表 SCI 收录研究论文 70 余篇, 其中 10 多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专业类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ES&T、JGR 和 GRL 上。
自主创新技术:发明了大体积固相萃取高通量有机分析检测技术 (Hi-throat/Hi-volume SPE技术)(基于5项专利技术),为开展超痕量有机化合物的监测与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该项技术全球海洋中几百至上千种有机化合物可被定量监测与分析。科学原创贡献:国际上首次自主开展了几百种半挥性有机化合物(SVOCs)长距离传输过程研究,系统阐述了大气环流、大洋洋流及气溶胶过程对 SVOCs 全球分配过程的贡献,首次发现南半球西风带西风漂流和多气旋“风壁”屏蔽现象对 SVOCs 长距离传输的影响,对目前普遍接受的Grass-hopper 传输机制提出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