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基本情况
李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青年编委等。从事道路工程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20余年,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协会科技英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校“湖湘学者”拔尖人才、教育部与科技部科技人才评审专家、湖南省评标专家、湖南省工程经济及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库成员、高校科研领域咨询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等;湖南、江西、广东、浙江、山东、黑龙江等省科技专家,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近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经费1565万元)、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及厅局级纵向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技术开发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部;主参编技术标准5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省部级与行业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其中4项为第一完成人。
二、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领域: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1. 耐久性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2. 高性能路面建养材料;3. 固废资源化利用;4. 智能道路设计与建造。
三、代表性论著
[1]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A new structure for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with road performance evaluation[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7:1047-1052.
[2] 李盛,刘朝晖,李宇峙.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层厚度对温度效应及车辙变形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 2012,25(1): 21-28.(“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3] Sheng Li, You Huang, Zhaohui Liu.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sphalt material for interlayer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6,102:699-705.
[4] 李盛,孙煜,余时清,等.基于双模量理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沥青层表损伤分析及Top-Down开裂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24,57(04):111-128.
[5] Sheng Li,Xingwu Liu,Zhaohui Liu.Interlaminar shear fatigue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layer for asphalt overlay on rigid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 68:341-347.
[6]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Optimization on additives of SBS and CTR for Interlayer Asphalt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 [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8, Vol.46(2): 593-601.
[7] Yu Sun(博士生), Sheng Li*, Miao Wang, Shiqing Yu .AC layer fatigue damage analysis and reflective cracking control of CRC+AC composite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408:133796.
[8] 李盛,张海涛,孙煜,等.在役水泥路面劣化行为与延寿技术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4,24(03):25-47.
[9] 李盛,刘朝晖.刚柔复合式路面耐久性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
[10]李盛,刘朝晖. 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工程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0.
四、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B2601004:环境适配型铺面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延寿修复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436:重载交通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微裂缝损伤劣化机制研究,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76: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开裂行为研究,主持;
[4] 湖南省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24RC1053: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1600200:智能道路铺装结构系统集成技术及系统设计理论体系,技术负责。
五、主要科研获奖
[1] 长株潭城市主干线道路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与施工动态控制技术,2009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耐久性刚性-复合式路面建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3]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研究,2012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 重载交通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工程应用研究,201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5] 湖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2020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6] 重载交通耐久性路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22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长寿命沥青路面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2023年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8] 长寿命CRC+AC刚柔复合式路面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年获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
[9] 南方重载交通刚柔复合式路面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特征及结构分析方法,2017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3874997351(微信同号)
E-mail: 9719560@qq.com
欢迎报考硕、博研究生,欢迎博士后加入!
一、个人基本情况
李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特殊环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青年编委等。从事道路工程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20余年,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协会科技英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校“湖湘学者”拔尖人才、教育部与科技部科技人才评审专家、湖南省评标专家、湖南省工程经济及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库成员、高校科研领域咨询评审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等;湖南、江西、广东、浙江、山东、黑龙江等省科技专家,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近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经费1565万元)、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及厅局级纵向项目20余项,主持横向技术开发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部;主参编技术标准5部;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7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省部级与行业科技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项,其中4项为第一完成人。
二、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领域: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1. 耐久性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2. 高性能路面建养材料;3. 固废资源化利用;4. 智能道路设计与建造。
三、代表性论著
[1]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A new structure for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with road performance evaluation[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7:1047-1052.
[2] 李盛,刘朝晖,李宇峙.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层厚度对温度效应及车辙变形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 2012,25(1): 21-28.(“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3] Sheng Li, You Huang, Zhaohui Liu.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sphalt material for interlayer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6,102:699-705.
[4] 李盛,孙煜,余时清,等.基于双模量理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沥青层表损伤分析及Top-Down开裂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24,57(04):111-128.
[5] Sheng Li,Xingwu Liu,Zhaohui Liu.Interlaminar shear fatigue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asphalt layer for asphalt overlay on rigid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 68:341-347.
[6] Sheng Li, Fan Yang, Zhao-Hui Liu. Optimization on additives of SBS and CTR for Interlayer Asphalt in Rigid-flexible Composite Pavement [J].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8, Vol.46(2): 593-601.
[7] Yu Sun(博士生), Sheng Li*, Miao Wang, Shiqing Yu .AC layer fatigue damage analysis and reflective cracking control of CRC+AC composite pavemen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3,408:133796.
[8] 李盛,张海涛,孙煜,等.在役水泥路面劣化行为与延寿技术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4,24(03):25-47.
[9] 李盛,刘朝晖.刚柔复合式路面耐久性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
[10]李盛,刘朝晖. 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与工程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0.
四、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B2601004:环境适配型铺面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及延寿修复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8436:重载交通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微裂缝损伤劣化机制研究,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76: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开裂行为研究,主持;
[4] 湖南省创新人才计划项目2024RC1053: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1600200:智能道路铺装结构系统集成技术及系统设计理论体系,技术负责。
五、主要科研获奖
[1] 长株潭城市主干线道路沥青路面结构、材料与施工动态控制技术,2009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耐久性刚性-复合式路面建造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2022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3] 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研究,2012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 重载交通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工程应用研究,201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5] 湖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2020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6] 重载交通耐久性路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22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7]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长寿命沥青路面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2023年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8] 长寿命CRC+AC刚柔复合式路面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年获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一等奖;
[9] 南方重载交通刚柔复合式路面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特征及结构分析方法,2017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3874997351(微信同号)
E-mail: 9719560@qq.com
欢迎报考硕、博研究生,欢迎博士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