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18年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金融教指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承办,金融系主任尹筑嘉与支部书记杨密参会。会议围绕以下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主题一: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解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唐继卫先生指出,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在发生“三个转变”:培养理念的转变、培养模式的转变、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关系的转变。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他认为研究生学位教育需要做到“四个完善”:完善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平台、完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体系、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以及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
主题二: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学科建设。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视角,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外管局副局长陆磊教授分别总结了中国金融的变革历史、发展经验,并且立体阐述了金融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实现。40年时间轴上5个重要历史节点告诉我们,中国金融的发展一贯秉承开放的思想,不断动态的演化;在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与宏观审慎的指导下,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性增强;金融学科的建设需要顺应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宽广国际视野和卓越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
主题三:金融硕士教育工作总结。
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从交流平台搭建、考核评估、全国大赛活动(教学案例大赛、优秀论文大赛)、核心课程教材修订等方面全面总结了2017-2018学年教指委的出色工作。同时,教指委论文与质量评估分会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少波教授对2018年专项评估工作做了详细总结。目前,专项评估中发现金融硕士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办学缺乏特色;2、案例教学欠缺;3、缺乏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4、实践导师形式化;5、毕业论文空泛;6、学校重视度不够7、学校之间不重视交流。
主题四:金融硕士项目经验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陈忠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章玉贵教授分别对“中国人民大学风险管理方向金融专硕项目”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专硕项目”做了经验分享。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项目的理念:基础知识出课堂,前沿知识进课堂,以及“1+3+1+1”的课程设计模式让人耳目一新;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专硕项目中的“一体多元”、海外教授的专业课程设置、“金融气质”等“软实力”的提升为学生培养打开新思路。
随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陆静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冀志斌博士分别就金融专硕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以及金融专硕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这两方面的实践活动跟与会同行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会议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发了“第四届金融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奖论文”与“第四届金融硕士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案例”。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两位老师受益良多。会议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为我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开展金融硕士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借鉴,值得学科点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践行!
(文/杨密 图/尹筑嘉)